纪录片现实题材创作观念的转型
技术论坛
发表于 主页 > 技术论坛

  纪录片现实题材创作观念的转型最近有一些创作现象值得纪录片人去思考当前,制作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纪录片成为热点,有人提议将30年来的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串联在一起,从中看出这3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从纪录片承载和思考历史厚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但在梳理这些纪录片的过程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题材单一化,边缘化的倾向严重,“最后的什么”、“小人物的情感命运故事”多;二是注重历史题材发掘。而恰恰在关注重大历史事件进程的纪录片却很少。最终这个好的创意却因为所能找到的纪录片无论是从话题的分量,还是从时间的连续性来看,都难以承载中国30年历史发展的进程,最后不得已宣布流产另一个现象是很多电视台在制作历史题材甚至是现实题材的时候,因为缺乏当时的影像资料,不得已而采取部分再现的手法进行弥补以记录社会发展进程、留住历史影像为己任的纪录片,为什么在回首历史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什么时候我们不再需要去再现历史?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纪录片如何让现实告诉未来?这些现实问题是我们纪录片人不得不去思考的。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要从客观分析纪录片人对历史和边缘题材的偏好开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纪录片题材上来考察,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纪录片记录的对象大多是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都没有优势的非主流人群,以及由他们构成的亚文化。1现在我们无论是从屏幕还是从纪录片评奖来看,历史和边缘题材多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些外国人惊呼,看了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并不知道中国的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2很多国人对此也有看法,但仔细分析这一现象,它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过多的责怪毫无意义。这一点可从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操作模式乃至播出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来进行一番考察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价值观源于前苏联和欧美两条线,前者更注重纪录片的宣传功能,其“形象化政论”的观念,造就了建国后相当长时间里,我们的电影纪录片或电视纪录片图像加解说的节目模式,3当人们已经习惯乃至厌倦了这种模式化说教化的纪录片的时候,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更注重个性表达的纪录片思潮,随着国门的打开涌入了中国。其代表人物是弗莱德里克?怀斯曼。弗莱德里克?怀斯曼的这种不介入和分析的“纪录精神”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影响了一批纪录片从业者,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于是,《八廓南街16号》等一批怀斯曼风格的纪录片诞生了。影视视频制作这些在当时以其独特个性化表达的纪录片,对于看惯了说教式纪录片的观众来说,卖货的电视广告是这样炼成的,犹如春风扑面,让人耳目一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是这种推崇“纪录精神” 或曰“独立精神”的纪录片模式,使很多纪录片从业者选择了脱离体制话语,走向独立制作的道路。4 “在他们看来,企业宣传片制作纪录片的职责和使命就是用个人化的发展、个性化的创作为人类和社会留下独特的影像记忆。”5 除了创作观念的影响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末开始,中国纪录片的逐步发展得益于一批纪录片人的个人自觉。同时,在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主流媒体播出纪录片处于无计划状态,人员和经费投入都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正因为如此,所谓的新纪录片在我国的兴起与从业者个人的兴趣和执著是分不开的,一开始就打上了浓厚的个人烙印和人文主义色彩。加上当时正规渠道经费投入少,散兵游勇的纪录片人将目光投向了消耗少,易于掌控,可以有足够时间拍摄的边缘性选题上,以其难得一见的题材让人眼睛一亮而对历史题材的偏爱,除了上面的原因外,还有就是认为“历史题材已成定论,现实题材难以把握”的思想,从而避开了很多的现实题材。再有就是许多地方政府或机构出于对发展地方经济和竖碑立传的强烈愿望,愿意拿钱出来发扬光大当地历史文化,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制作队伍的参与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山老林古老的猎奇、“小人物的命运”故事、最后的什么系列,大量的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就成为了主流,并在社会和业界两个层面都获得了好评。时间长了这就逐步形成了纪录片人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情结,逐渐形成了纪录片人引以为自豪的小众精英文化。一些研究者在总结这一现象时,认为这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这里无意完全否定这种看法,只是觉得,当事物的发展走向了一个极端的时候,也许正好忽略了另一些重要的东西,遮掩了本可开阔的纪录片视野,使纪录片渐渐走向疏离大众的危险境况。对于纪录片的现状,其实不是观众的胃口在变,而是我们纪录片人自己在固守中丧失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领地以上就是社会发展和转型中所发生的热点或重大事件中,没有或少有纪录片身影的主客观原因之所在。其中有很多合理的成分,但当纪录片创作环境发生改变的今天,我们纪录片人却需要重新提问自己: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出发?相比十多年前,企业宣传片制作我国纪录片的生存环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摄影技术的变化外,纪录片在我国的大规模兴起还得益于播出平台逐步扩大。真正的纪录片在电视台的播出,从最早的有一个播一个,到出现周播的栏目,再到日播的栏目,经历了反反复复的阶段。到2002年1月1日,上海电视台出现了我国第一个专业化的纪实频道,但我挺在乎NPC的生死,随后纪录片专业频道逐步在全国一些地方台开始出现。纪录片制作自主经费投入的也逐步扩大,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为例,2007年投入纪录片生产成本已达7000万。这对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是深刻和全方位的这种影响概括起来至少包括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模式的变化,频道化运作使播出量成倍的增加,导致了纪录片规模化、流程化、栏目化的生产;二是创作手法的变化,从过去单一跟踪拍摄进入到多种手段并用的阶段,节目形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三是创作理念的变化,这也是最核心的影响,从央视不同时期的纪录片栏目宣传语可窥见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变化的一斑。“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东方时空》,强调拍摄对象平视化、平民化.“行进中的影像中国”——《纪事》,强调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主流媒体的价值观要求纪录片人以主流的价值认识关照主流社会的变化,它让纪录片开始从关注边缘人物转到关注日益变化的社会现实层面,以纪录片的手段关注百姓生活。这些变化为我们纪录片介入热点、重大事件提供了硬件和软件的条件,成为纪录片现实题材创作观念实现转型的基础。热点或重大事件应有纪录片的身影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要求,理应成为纪录片未来发展题中应有之义面对多彩而又复杂的社会,我们要思考什么?现实。对历史的反思实际上也是在思考和启迪现实问题。落脚点在于记录时代,关注时代的变化,和时代一起思考,为时代提供思考的蓝本。纪录片人应从历史和责任的角度去审视和发觉现实题材。将思考的层面上升到关注影响历史进程和转折事件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发掘素材。纪录片现实题材创作观念转型的总体方向,我认为至少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热点化、思考时代化、手段多样化。要关注当今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和人物。走进无锡之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因为热点事件和人物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是社会变化的集中体现,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时代的发展脉络。二是要“更多地拓展从历史学的、社会学的,甚至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多元的观察与描述的可能性,在文化视野的拓展中寻找自己的经典意义。” 6为历史留下更为鲜活的现实思考元素事实上,从纪录片创作的历史来看,纪录片大师的创作与大事件也是联系在一起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特别强调纪录片的现实价值,他的纪录片实践和时代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谈到纪录片时他说,“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要拍纪录片,就得什么地方燃烧,就到什么地方去拍”。7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积极关注时局的变化,一生拍出了像《愚公移山》、《西班牙的土地》、《我们为何而战》等很多震撼和历史价值的纪录片而成为大师从当今世界纪录片的发展潮流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发展趋势。笔者曾在2006年参加过戛纳电视节,对参加这次电视节交易的所有纪录片进行过分类统计,发现时事类纪录片占总量的近19%,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历史和人类文明类纪录片,占16%。其中,许多纪录片还取得了超过电影票房的记录。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以1.19亿美元取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纪录片北美票房。另一部反映大自然动物生存的《帝企鹅日记》也获得了2643万美元的北美票房,位居第二。当前国外纪录片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中国纪录片人也开始在行动。央视新闻频道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周推出了6集系列纪录片《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用最直白的影像语言描绘了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真实、感人的故事。节目一经播出便创下同一时段的收视冠军,并获得观众的好评,这部包含《灾难突降》、《挺进孤城》、《生死时速》、《托起希望》、《生命礼赞》和《大爱无疆》的6集纪录片震撼着亿万中国人。据节目的导演介绍,类似的节目以往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但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仅仅用了短短十几天就制作出了纪录片。央视在今年年初雪灾时也推出了纪录片《雪战》。这些都是十分令人振奋的,也昭示着我国纪录片现实题材创作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纪录片大潮的涌动,尽管我们的变化已经开始,但对于还沉浸在过去光荣和梦想的整个纪录片界来说,要摆脱我们所谓经典的传统认识,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无论是在思维模式上,还是在操作方式上,都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着重要厘清有关纪录片在选题的冷与热、时间的长与短、个案的人文性与时代性三个方面的误区。从“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的角度来看,纪录片属于大新闻的范畴,新闻专题也好,纪录片也好,其社会功能实际上是一样,都是记录历史,估算 成本 >>传承文化,所区别的是表现的手段、关注的角度、思考的方式各有侧重而已。因此我们不妨在新闻专题和纪录片的对比中来理清这些认识误区之一:新闻专题是热思考,纪录片是冷思考的误区历史上纪录片选题偏向于小人物的命运故事,拍摄手法和思考方式表现出更对柔性冷静客观的特点。这种认识导致了纪录片人远离热点的惯性思维,拒绝了很多的热点事件。因此,纪录片如何介入影响时代进程的热点事件,是我们从业人员在新的形势下应该着重思考的课题。2002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提名作品《战地摄影师》, 本片忠实记录战地摄影师在科索沃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在血与火的战斗最前沿,见证残酷的战争,激发人性的真情,是一部令人震撼与难得的优秀作品。获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颍州的孩子》,该片是以纪录片形式描述两名在颍州患上爱滋病的小朋友,一开始受尽别人歧视,后来得到接受,再融入社会。如此,纪录片也可以是热思考误区之二:纪录片需要长时间的跟踪拍摄长期以来,纪录片需要长时间的跟踪拍摄,几乎成为纪录片人自豪甚至是衡量纪录片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这也是纪录片排斥新闻性题材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否认,长时间的积累的确是纪录片成功和有分量的事实。但我们似乎也忽略了短时间也能产生好节目的事实。如央视《纪事》栏目播出的《网迷》,调查一个被怀疑通过网络编造故事骗取钱财的事件。这件事发生经过了一轮新闻的轰炸,两个月后《网迷》全面揭开真相。其内容的新意和对网络时代的思考都是有份量和历史价值的。《颍州的孩子》真正的拍摄时间也只有几个月。还有上面提到的央视十多天制作出来的6集系列纪录片《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这些都说明时间的长短不应成为纪录片人的障碍。

公司宣传片拍摄-版权信息
公司宣传片拍摄-
虚拟演播室拍摄 三维动画制作 MG动画制作 影视视频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公司宣传片拍摄 天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区王顶堤商贸城58众创 本站视频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津ICP备14005706号-1

友情链接: 赚客吧 企业广告片拍摄 活动策划 企业宣传片制作 年会活动策划 广告片拍摄制作 动画制作 多媒体企业展厅 影视视频拍摄制作 广告策划公司 MV拍摄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天津活动策划 设计制作公司 虚拟演播室 中国家居网 短视频运营 动画制作公司 广告片制作公司 活动拍摄 VR拍摄